各学院(部):
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教师申报、学院推荐、专家评审,最终确定27项获准立项,现将拟立项名单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2025年9月30日-10月10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向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反映。
联系人:蔡老师
电话:82312217
邮箱:49701083@qq.com。
2025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拟立项名单
序号 |
所在学院 |
申报人 |
项目名称 |
申报类型 |
1 |
理学院 |
王玥 |
跨介质太赫兹超材料功能器件及应用 |
精品教材 |
2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王毅 |
AI赋能工业设计——AI辅助工业装备设计实战 |
精品教材 |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鲁宽民 |
新时代应用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
精品教材 |
4 |
水利水电学院 |
杨元园 |
水文智能计算:MATLAB/Python与AI融合实战 |
精品教材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杨变 |
知识图谱赋能的“材料-器件”关联式教学改革——《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课程PBL模式创新 |
教育管理 |
6 |
电气工程学院 |
白聪 |
聚焦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打造国家急需电气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三三三”培养新范式 |
教育管理 |
7 |
水利水电学院 |
段曼莉 |
“三维四阶”融合式研究生导学团队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农业工程学科为例 |
教育管理 |
8 |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
高志强 |
以项目为导向的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式研究生教育改革 |
教育管理 |
9 |
电气工程学院 |
孔元 |
国际化视域下电气工程专业拔尖与紧缺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美模式比较及本土化实践研究 |
教育管理 |
10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李国锋 |
智能时代工程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岩土工程智能设计与施工》课程为例 |
教育管理 |
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吴聪 |
《生物医用材料》前沿驱动型翻转课堂2.0提升研究生教学双率的实证探索 |
教育管理 |
12 |
研究生院 |
秦婷 |
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教育管理 |
13 |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
穆凌霞 |
面向低空经济国家急需高层次实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现代导航理论与技术》课程建设为例 |
教育管理 |
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杨慧娟 |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专业研究生“学科交叉+产业赋能”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教育管理 |
15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梁源 |
AIGC在城市更新与建筑艺术中的实践运用教学研究 |
教育管理 |
16 |
研究生院 |
蔡小薇 |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
教育管理 |
17 |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王曦 |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半导体器件物理》研讨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
教育管理 |
18 |
水利水电学院 |
李琛玺 |
“智能+新工科”背景下《流体机械优化设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教育管理 |
19 |
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 |
万琦 |
面向智能装备的可靠性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教育管理 |
20 |
水利水电学院 |
孙帅辉 |
水利水电学科研究生科技竞赛组织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
教育管理 |
21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张鹏伟 |
基于绩效导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资源优化配置与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
教育管理 |
22 |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胡静 |
来华留学研究生国情教育与文化认同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基于国际中文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 |
教育管理 |
23 |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
汤奥斐 |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AI+机电实验教学范式转型 |
教育管理 |
24 |
体育教学部 |
刘旭 |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高校排球教学训练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教育管理 |
25 |
计算机学院 |
张九龙 |
AI赋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案例建设 |
教育管理 |
26 |
理学院 |
刘俊超 |
科研与写作深度融合的研究生教育改革: 面向创新人才能力结构重塑 |
教育管理 |
27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郝丹梅 |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提升路径研究 |
教育管理 |
研究生院
2025年9月30日